城市设计文脉(城市设计内涵)

2024-09-08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

1、刘先觉的著作《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是一部深入探讨建筑领域融合多元学科的力作。这本书于2008年5月1日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推出了第二版,为读者呈现了一部621页的精装佳品。书的ISBN号码为9787112099047,便于读者在购书时进行精确查找。

2、隐喻主义理论是在符号学基础上形成的,后现代隐喻主义是用符号的手段创造隐喻,把符号学当作重要的工具。后现代建筑隐喻与过去的建筑隐喻的根本不同在于有系统理论的指导,将形式与符号分开,且符号与结构形式和使用功能不一定一致。

3、刘先觉,这位1931年出生的建筑界泰斗,于1953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同年开启了他的学术生涯。1956年,他在清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毕业,进一步深化了他的专业知识。现为东南大学建筑系的资深教授,同时担任博士生导师,是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的重要成员,也是意大利国际城市建筑研究中心的研究员。

4、刘先觉,1931年生,1953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1956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毕业。现为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意大利国际城市建筑研究中心研究员。1981-1982年曾在美国耶鲁大学任访问学者,1987年曾任瑞士苏黎世工业大学客座教授。

5、刘先觉教授从50年代开始,长期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尤其着重于外国建筑史、中国近代建筑史、现代建筑理论、古典园林的研究,并曾参加刘敦桢主持的《苏州古典园林》研究工作。

6、由于他在学术上的突出贡献,1993年获江苏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1996年获建设部科技图书一等奖,1997年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998年又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现代建筑理论》由教育部推荐为全国首批研究生教学用书。

文脉的定义

文脉是指介于各种元素之间的对话与内在联系,指局部与整体之间对话的内在联系。另一种“文脉”定义:华夏文明发源的脉络。

文脉,本质上是文化传承与积淀的载体,其含义会随语境和表现手法的变换而有所差异。这个词源于语言学,最初用于描述在特定时空背景下形成并发展的历史现象。它涵盖了广泛的内容,狭义上特指一种文化的脉络,是各种行为模式、符号传承和价值观念的集合。

克拉柯亨将文脉定义为历史上塑造的生活方式和体系。因此,文脉是一个动态而深远的概念,它贯穿于历史和文化的核心之中。从更直观的角度看,文脉就像是一个文化地图,它描绘了历史的路径,展示了不同文化元素如何相互交织、演变和影响,为我们理解一个群体或社会的过去和现在提供了线索。

这个定义揭示了几个方面的内容:(1)文化是人类群体整个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过程。主要成分是符号、价值和意义、社会规范。符号是指能够传递事物信息的一种标志,它在生活中代表一定的信息或意义。文化的存在取决于人类创造、使用符号的能力。

文脉的本质定义:广义上,指介于各种元素之间对话的内在联系,即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对话的内在联系。包括:人与建筑、建筑与城市、城市与其文化背景。它强调特定空间范围内的个别环境因素与环境政体保持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是一种和谐对话的关系。

应该如何挖掘好延续好城市文脉?

1、我们在挖掘、保护、延续城市文脉时,务必要以正确的文化传承和先进的发展理念为指导,对城市的文化建设和文脉传承进行统筹规划、顶层设计。

2、要重点开发和城市母亲河相关的历史。比如南京的秦淮河,就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典故,发展城市历史文脉,就离不开对母亲河的保护,开发,宣传,以及历史资料整理和展示。西河·金陵怀古 (北宋)周邦彦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3、城市要有颜值也要有温度,将艺术和美学因地制宜地融入到建筑中去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古老的北京城拥有很多个历史文化街区,那些历史文化名街不能湮没在都市的繁华里,要让这多彩的文化元素绚烂出现代异彩。

4、要合理的保护开发,做好规划和保护,还要做好宣传引导。

5、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河南洛阳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中心。

6、使得传承和发展北京文化遗产的工作更加专业和系统化。总结:北京文化景点大全,探寻城市历史文脉!无论是古建筑文化、民俗文化还是艺术文化,都承载着北京的历史与文化,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北京这座城市。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北京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让这座城市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