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人行道的设计宽度应满足这些实际需求。(2) 路肩的设计应满足特定的宽度和质量要求。路肩是指公路路面两侧,从路基边缘到路面边缘的区域。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路面,并为行人提供步行空间,同时供临时停靠的车辆使用。在一些较低等级的公路上,路肩还会被机动车用于会车或超车。
路肩是供人行走的,如路肩坎坷不平,大多数行人都会在车道上行走。从交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也是这样,舒适感比危险感对人们心理刺激要大得多,所以人们虽知在车行道上行走有一定的危险性,也宁可冒点风险去走平坦的车行道。这既影响车辆行驶畅通,又危及行人的安全。
总的来说,路肩是为了保证行车道的功能和安全而设置的,它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道路上都有不同的应用。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行车道左侧应设硬路肩,而在城市道路上,需要根据行车速度来设置硬路肩和保护性路肩。保护性路肩的作用是为城市道路的某些交通设施提供场地,以确保道路的安全和畅通。
路缘石是连接车道与人行道或绿化带的构件,其作用是分隔不同功能区域,同时为人行道或绿化带提供高于车道的平面。平石是车道组成部分,通常宽度约为40厘米,紧邻路缘石铺设,其作用主要是为了排水。在平坡路面上,平石的设计通常会降低雨水收集井处的标高,而两井之间的平石则相应提高,以利于雨水排放。
城市道路通常设有排水井和人行道,若采用边沟排水,则应在路面外侧设置路肩。路肩分为硬路肩和保护性路肩。 当城市道路的设计计算行车速度等于或大于40公里/小时时,应设置硬路肩。
路肩指的是位于车行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包括硬路肩与土路肩),为保持车行道的功能和临时停车使用,并作为路面的横向支承。比如25米宽的一级公路,应该是4车道,出去中间带后,两侧各有12米,按规范,一个车道是75米,2个车道就是5米。
从街道编号来说:路是南北方向的道路。街是东西方向的道路。早先是这样定义的。但后来就不一定了。路和街是相互垂直的。从字面讲:路,是可以行走人、车的道。两边有建筑物也可以,没有也可以。街,也是行走人、车的道路。但街必须两边有建筑物,无建筑不成街。
街、路、巷的称呼并非城市道路等级的划分,而是习惯用语。城市道路实际上仅分为城市干道、地区主干道、地区次干道和支路等几个层级,有的地方则简化为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和支路。 城市主干道通常要求红线宽度在40米以上,路幅包括双向四条以上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绿化带。
街:城市的大道,两边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通常指开设商店的区段。路:南北向的命名为“路”,形式为条状的供人、货物等通行的平面。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方面,地区;种类;大,正;车;姓。性质不同 街:形声。从行,圭声。“街”,小篆象纵横相交的十字路。
需要指出的是,词典中并未将“街”和“路”赋予方向性的特定意义。因此,人为地规定“南北为街,东西为路”或“东西为路,南北为街”都会导致语义混淆。实际上,这些词汇的意义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形成的,无论政府还是个人都应遵循这一语言规范。
“城市设计”英文叫“Urban design”,日文叫“都市设计”。其含义说法很多。(1)《中国大百科全书(城市规划、建筑、园林卷)》“城市设计”条目称:“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设计”。(2)《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城市设计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处理和艺术安排。
城市设计(又称都市设计,英文Urban Design)的具体定义在建筑界通常是指以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的设计工作,介于城市规划、景观建筑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
城市设计包括:城市总体空间设计;城市中心和广场空间设计;城市干道和商业街空间设计;城市居住区空间设计;城市园林绿化空间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旧城保护与更新空间设计;建筑小品和城市细部空间设计。
而城市设计是从城市的人的角度出发,强调人对城市生活、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满足。在城市空间的营造中,注重的不是经济因素,而是空间和环境的舒适度与可欣赏度。城市规划强调城市的硬性指标,而城市设计强调的是城市的软性指标。